查看原文
其他

台北故宫博物院

Mia 思迪爱逛博物馆
2024-11-26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于1965年开馆,是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由中央园林与步道、博物馆正馆建筑、文物储藏山洞与廊桥3个部分所组成,其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设计者称之为“北平午门”意象。



台北故宫的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屋顶则采用绿色饰金黄色收边之琉璃瓦“盈顶”形制,风格清丽典雅。依山傍水,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



 

01

场馆概况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



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二、三层为“器字形”平面格局的展厅,黄氏将其比拟为“五室制明堂”;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





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为了带动台湾中南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发展,2004年12月15日,嘉义县太保市设置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2015年12月28日正式落成开放。



截至2021年4月30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总计698854件/册文物,其中铜器6241件,绘画6744件,陶瓷器25595件,法书3741件,玉器13478件,法帖495件,漆器773件,丝绸308件,珐琅器2520件,成扇1882件,雕刻666件,印拓900件,文具2379件,善本书籍216507册,钱币6953件,档案文献395551册件,杂项12495件,织品1626件。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其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其收藏的中国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较精、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



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张宏的《华子冈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等;



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来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紫禁城、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和国子监等多处皇家旧藏之精华,还有来自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余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祟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02

基本陈列


--- 风格故事 ---


当观众看文物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的造型和装饰纹样;再进一步思考时,就又想要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和制作技术。那么,综合这些因素所形塑出来的整体特色就是风格。


从这个角度看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时期(1662-1795)的珐瑯彩瓷,除了推荐这是十八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外,也想透过展览说明因应彩料的研发与使用,以及主政者三位皇帝对官窑的不同诉求,而形成的三个阶段的风格样式。



“风格故事——珐琅彩瓷特展”依照时间序列,展览分成三个叙事脉络。


第一单元“皇帝实验室的新创品”,借由试作和成品的对比,展示康熙皇帝(1662-1722)邀集西洋传教士和民间高手,共同推动画珐瑯工艺及至烧出本土样式的经过。



第二单元“皇家专属式样”,呈现雍正皇帝(1723-1735)以皇家专属式样为前提,将珐琅彩瓷包装成一种宫廷限量版的瓷器。



第三单元“皇家设计联手职人工艺”,表现乾隆皇帝(1736-1795)在一个官窑概念下,重启交流平台,让位于北京紫禁城(或圆明园)的皇家作坊和景德镇御窑厂共享相同的装饰风格,缔造洋彩与珐瑯彩两种彩瓷,彩彩生色的联乘效应。




--- 集琼藻 ---


“集琼藻”是乾隆皇帝所藏一件多宝格的名称,意指搜罗众多珍贵美好的物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珍玩类的文物,包括珐琅、服饰、文具、漆器、法器、雕刻、多宝格等项,种类纷繁,品质精良,且数量丰富,呈现清宫典藏的重要面向。


展览以“珍”与“玩”为展览主轴,“珍”是指材质珍贵稀有、工艺技法高超罕见;“玩”则指造形构思巧妙、制作精到古雅,令赏玩者爱不释手。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玩类藏品,多数源自宫廷生活用器。有的用于祭祀仪式,有的作外交餽赠用;有典礼中佩带的装身器,也有闺阁内堂梳妆品;有的是厅堂上的陈设或文房几案的用具、休闲把赏的巧玩,还有收纳多宝玩器的箱匣等,无一不是设计巧妙、工艺精致。



珍玩类的材质常作复合性的组合,以金银、宝石、竹木牙角、砚墨等为主,也包含铜、瓷、玉材巧作,多种材质兼容并用,且搭配多种工艺技术于一,呈现工艺极致之美。至于其装饰题材,不时地穿插历史典故、民俗传说、吉祥图案,深刻浸润于中国文化底蕴间,营造生活中的端庄、文雅与趣味。




--- 敬天格物 ---


玉,当触摸它时,感到的是冰凉与坚硬;当凝视它时,看到的是柔美与温润。世界上没有任何物质,比它更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也没有任何物质,寄托了中国人如此多浓厚的情感与深邃的理念。



远在七、八千年前,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从掘土、伐木等生活历练中,认识了“玉”是“美而不朽”的石头;它散发春阳般的光泽,令先民相信美玉含有丰富的“精气”,也就是“能量”。



将美玉按照心目中阳、阴二气运行的模式,琢磨出圆璧与方琮,甚至雕刻出神祇、祖先的模样,刻画上“密码”式的符号,希望经由“制器尚象”发挥“同类感通”的法力,与天帝对话。他们相信万能的天帝将神秘的生命力经由神灵动物的传递,才降生了人类。从“万物有灵”的思维中,发展出中国特有的“龙凤文化”。



岁月悠悠,随着社会进步,人文主义抬头,远古先民迷信美玉具有特殊“灵性”的思维逐渐蜕变。佩戴雕琢龙、凤、虎、鹰的玉饰,原本是为了彰显自身氏族特有的神灵秉赋,也就是天生的“德性”,此时也被儒家诠释为美玉具备仁、义、智、勇、絜等“君子之德”。



六朝、隋唐时,接受了一波波来自异域文化的洗礼,玉器艺术有了极大的改变。褪去以玉通灵的神秘色彩、摆脱以玉比德的儒学教条,宋、元时期文人阶层形成,他们热衷认识自然,协调人文,追求写实、求真的艺术精神。但在追慕古礼、强调法统的心态下,又兴起了玉器的仿古风。玉雕呈现宋元文化的精华。




明、清二代是多项工艺技术日益精进的时代。明中期以来江南经济高度发展,在文人富商赞助下,玉雕益加精雅细致。十八世纪后半,清代征服回部,直接控制和阗玉料的开采;对西南的开发也导致缅甸翠玉的输入。由于皇室的主导下,清代玉雕空前繁荣。



总之,近八千年的发展,玉雕具体地展现了华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伦理,中世纪以后,形神兼备的写实手法达于高峰,说明中国文化中重视格物致知的治学传统。“敬天格物”诠释了中国的民族特性,也说明了中华古玉最深层的内涵。




--- 吉金耀采 ---


中国的青铜时代开始于夏代晚期(约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历经商、西周、至东周,前后一千五百年左右。秦、汉以后铁器兴起,但铜器仍沿用不替。



珍贵的青铜铸器只有贵族才能使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除了部分用来铸造兵器、乐器外,主要铸成祭祀容器,以盛装祭品、献祭祖先,祈求家族生命之绵延不绝;而经由祀典中礼器陈设的多寡,也突显了贵族的身份与阶级。铜器,是构成商周贵族社会中最重要的礼器。



商周时代(公元前1600-公元220)是中华文化建构的重要时代。政治上,由政权与神权合一,转为礼教和人文意识之觉醒;物质上,青铜冶铸的发达,开启了礼兵器用的新纪元;工艺技术的突破,促成了百业的勃兴;精神上,将国之大事的祀与戎,透过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寄托对天神祖先的敬畏和心灵的沟通,也经由铭文的铸刻,实录了当时祭飨、征伐、赏赐、册命等场景。



青铜文明,在钟鼎彝器的礼与乐中赞扬;在立功祭祖的祀与戎中颂赞,在周人范铸纪铭的其命维新与郁郁周文里娓娓诉说;历经东周繁华绚丽的新阶段;到秦汉的统一,铜器虽逐步退出礼制的中心,却转化成为一种典型,更加的深入思想、文化的底蕴,而中华文化之美,即深藏在此一器一物之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 抟泥幻化 ---


陶瓷,是文明的象征。从采石制泥、拉坯成形、施釉敷彩,至入窑烧成,软泥转变成了坚硬的陶瓷,恍如质材幻化。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因素,让造形、釉色和装饰纹样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


帝王、监造者、工匠和使用者,共同形塑出时代的风格。陶瓷器吸引人之处,在于它们呼应着渊远流长的历史记事脉络,同时也从窑业发展网络中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现象。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陶瓷器,多数承接自清代皇室典藏,再辗转播迁来台。这些来自北京、热河和沈阳三处皇宫的陶瓷器,皆有清楚的典藏号可以追溯出它们原来陈设之所在,形成与其他公私立博物馆截然不同的特色。


例如:宋以前的陶瓷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不丰,然而却拥有傲视全世界的宋代名窑、成化斗彩、盛清的瓷胎画珐琅,以及明清各朝的官窑瓷器。



“抟泥幻化—院藏陶瓷精华展”展览是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切入,观察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不同釉彩变迁,及官样装饰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整个展览依序分成“新石器至五代”、“宋、元”、“明”和“清”四个展区展出。


新石器至五代呈现陶瓷器由原始到成熟的阶段。宋金元时期则从生活美学的角度,来看各个窑口瓷器的装饰与美感。



明朝部分陈述了景德镇御器厂的成立,烧造瓷器成为国家大事,而地方民窑亦与之竞争市场。清朝部分,呈现康雍干三朝皇帝亲自指挥御窑厂,官样影响发挥至极致的现象;随着国势式微,终导致晚清的官样作品混合着民间趣味。


陶瓷足以作为人类活动的见证物。此次展览,除了让观众了解中国陶瓷发展梗概之外,更希望借由展览引来交流与回响,让历史典藏能再蕴酿出源源不绝的新发想。




--- 慈悲与智慧 ---


佛教造像因信仰而产生,透过与佛典相应的图像特征,并结合时代流行的信仰内容,以传达宗教的精神内涵。信徒们发心造像以积德祈福;修行者观想造像以得定慧;而法会中则以庄严的造像,凝聚对佛法世界的向往。



单尊造像中,常见有佛、弟子、菩萨、护法神等。佛是信仰的中心,代表觉悟者。弟子随侍佛侧,以僧侣为造型,亲炙教诲,佛灭度后,传递佛法。菩萨则以太子形象为造型,虽具佛智,但为济度众生故,不忍入涅槃成佛。而护法神以忿怒相、镇慑内外魔,以上诸像与代表涅槃的塔,共同建构出佛教信仰的基本样貌。



佛教造像除传达宗教信仰外,文物本身同时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北魏的朴实稚拙,唐代的饱满生动和宋代以后的亲切平易,一方面展现不同时代的工艺水准,一方面说明造像主导者的美感诉求。因此,欣赏佛教造像,不仅能体验其宗教的善,同时更能透过雕塑艺术,感受其普世之美。



03

专题展览


--- 南北故宫 国宝荟萃 ---




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府。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块黄玉,经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块玉东坡肉。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此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一面从清代顺治时期的宫廷生活流传下来,且深受乾隆、道光喜爱,直径约达26.1厘米的近乎黑色的墨绿石镜,在相隔了358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在2015年8月正式在台北故宫实验室的鉴定之下,确认是来自十四至十五世纪阿兹特克帝国之古老镜子,其材质还曾被取名为巴萨勒得、乌玉、墨晶,但在鉴定之后,确定材质为黑曜石。


根据道光皇帝御制诗注可以知道,这个古黑镜在顺治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清宫了,而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还曾经鉴定过它。依据故宫器物处吴晓筠研究员的研究,顺治皇帝当时特意找汤若望去鉴定。根据陈东和的《星沈海底云光黑─清宫旧藏一面黑色石镜的监识》等文献记载,1657年,汤若望认为,黑曜石镜是出自于“大西洋属雅里吗及贺仁两国山中”,至于材质上则是属于建材用途的“巴萨勒得”(指拉丁文“玄武岩”的音译)。




--- 华丽魔法屋 ---


观众将在“华丽魔法屋─故宫的洛可可珍藏”中穿越时空,来到二百多年前的欧洲。在这里,「装饰」是一种魔法,为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与物品注入灵魂。这种魔法被称为「洛可可」(Rococo),从大自然撷取灵感,轻快又奇幻的装饰风格正在流行。


独特的色彩,搭配金色,深受皇室喜爱,创造了美妙愉悦的洛可可装饰时代。从房间的墙壁、客厅的桌子、壁炉上的时钟、餐桌上的杯盘,到口袋里的怀表、香水瓶和小盒子,都充满了自由、华丽、浪漫的装饰,深深吸引着十八世纪的欧洲人。




--- 贵胄荣华 ---


1980年代初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购藏一批北京恭王府紫檀家具,据研究可知,其原属于清宫,由咸丰皇帝(1831-1861)赏赐恭亲王奕䜣(1833-1898),作为王府之用。同时也接收吉星福(1909-1996)伉俪捐赠一对紫檀古董柜。这些家具,选用质地细密且珍贵的紫檀木,雕刻繁复细致,做工精良,是清代宫廷家具之典型。



“贵胄荣华─清代宫廷的日常风景”展览,透过家具与文物的陈列,了解清代王公贵族生活的日常样态,从起居、文房及小憩等不同生活场域之流转,明白家具使用与文物间的关系,不变的是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借由家具之精与文物之好,体现宫廷生活之精好。让开窗借景营造各式文物被赏玩与陈设的生活氛围。感受不同于平常却又清丽典雅的宫廷景致。




--- 鉴古 ---


乾隆皇帝拥有许多古代的铜器,和其他珍贵收藏一样,这些铜器布置于各个宫殿,是清宫日常生活中的景致。



特别的是,乾隆皇帝曾经召集群臣,为铜器丈量尺寸、手绘图像、撰写说明。他在位的六十年间,持续整理和编辑,完成了三套宫廷收藏铜器的图录。在尚未有照相技术和数字资料库的时代,这项耗费人力的编书工程,为清宫里的大量铜器留下形影纪录,并成为最具规模的官方图鉴。



现在,打开乾隆朝的铜器图录,看见的是当时探寻古史的一种方法。由于对夏、商、周三代的未知和想像,有着神秘纹饰和古文字的铜器,成为古人追求、理解和鉴赏的对象。



乾隆朝精选的铜器和分类绘制的图录,不仅展现对于历史文物的思考,并反映了鉴赏过程中的知识转变。


今日,出土材料纷呈,科技检测加入,对铜器的名称、年代、区域风格有新的理解。透过古器进入古代文明,有了更多路径。



“鉴古—乾隆朝的宫廷铜器收藏”展览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鉴古远思─乾隆皇帝与古铜器”由乾隆皇帝为铜器写诗、编书的角度,展现收藏的趣味和鉴别的知识性。


第二单元“精绘形模─铜器的分类和记录”按器形群聚展示,说明编纂图录对器物名称和形制产生定义作用。同时成为其他材质模仿的古器样式。



第三单元“学古有获─铜器组合的理解与再现”从礼仪用器的理解,重新再现不同器类构成的组合,反映铜器认识史的演变。最后,结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科技检测,以影片呈现一件清宫旧藏铜器的样貌解谜过程。




--- 士拿乎 ---


鼻烟(snuff)源自西方,早期翻译成“士拿乎”,在康熙皇帝时业已传入,将发酵烟叶细末调香而成,服用时将粉末直接吸入鼻中,有通嚏轻扬之效。将鼻烟翻译为“士拿乎”或可反映当时鼻烟稀少而珍贵,仅于宫廷与王公贵族间,属于士大夫以上阶层流通。



不同于西洋用盒盛装这种轻细的粉末,清代宫廷将其改成小口、广腹带匙盖的鼻烟壶,成为当时的时尚风潮。从早期的各色玻璃到套玻璃,还有各种矿石牙角的雕刻,再到金属胎珐琅以及极难烧制的玻璃胎珐琅,或是瓷器、甚至葫芦工艺,到后来为装鼻烟而发明的内绘玻璃,几乎囊括当时各种制作工艺于方寸间的小瓶。



“士拿乎—清宫鼻烟壶的时尚风潮”展览中展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大量清宫制作最精美的鼻烟壶,选展各种材质之鼻烟壶,从雕刻、烧制、琢磨等工艺角度理解其制作及所呈现之时代特色,且以珍藏、日常到赏赐等不同目的,看到清代工艺之缩影,更是清宫微型艺术之经典。从技法的创新,到各类材质所展现之技艺,以及使用与欣赏的各种意境,体会清宫鼻烟壶的新艺境。




04

镇馆之宝


--- 翠玉白菜 ---

清代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之一。玉雕师运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泽分布,雕刻出一棵叶片翠绿、鲜活欲滴的白菜。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 肉形石 --- 

清代肉形石,全高6.6厘米,长7.9厘米。肉形石乍看之下,就像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实则为清代一块黄玉所雕。

“肉形石”即碧石类矿物,其纹理层层堆栈,艺匠据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首先于表面细密钻点,除营造毛孔的效果外,还使质地较为酥松,易于染色。其次便是将上层染成褐红色,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
  


--- 毛公鼎 ---

西周晚期毛公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毛公鼎器腹内壁的铭文全长五百字,为迄今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铭文内容见证了西周“宣王中兴”的历史,铭文前段为宣王对毛公的训诰之辞,后段详载宣王赠予毛公的丰厚赏赐。铭文以古雅精奥的文风表达了宣王对毛公的谆谆告诫、殷切期待,任重道远之情。


毛公鼎器形极其简朴。半球形的器身立于三蹄足之上,口沿上有两个宽厚的立耳。全器器身光素,仅于器身口沿下方饰以一周精简的重环纹及一道凸弦纹。其端正的器形及浑厚的器壁在与铭文朴实的书风以及宣王对毛公重任的呼应下,更显庄重肃穆。




--- 定窑白瓷婴儿枕 ---

北宋定窑白瓷婴儿枕,高18.8厘米,底径31X13.2厘米。

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窑场,窑址以现今河北曲阳县为中心,因其地古名定州,故称定窑。类似的婴儿枕全世界所知仅有三件,台北故宫藏品的釉色之美及装饰之精为其中之最,枕底并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题一首。

瓷枕造型采婴儿侧卧于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叠,状极悠闲。婴儿脸部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更兼衣饰精细,身着长袍,外加背心,长裤,布鞋。

婴儿枕的釉色牙白温润,头部与身体分别左右模接后,并将身、首接合,再剔刻面容。特别的是,若举而持之,可以发现器内有一泥块,在移动时,会轻击内壁叮叮作响。



---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高6.9厘米,横23厘米,纵16.4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9.3X12.9厘米,重670克。

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



--- 富春山居图 ---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后,这幅名画因故分为两段,1948年以后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1年6月1日,在两岸有识之士共同推动下,分离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实现合璧展出,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两岸交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盛典。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由六纸接成,长逾六公尺,第一纸前有残补痕迹。画卷笔墨堆栈层出,山石勾勒皴染变化多样。全卷山体从浑圆迫近、层迭后偃,平缓坡岸乃至耸峙山峰,具丰富的山水型态。此画卷不仅是富春的隐居景致,更是黄公望探索自然造化后的理想山水形象。



--- 《祭侄文稿》 ---

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卷,宽29.2厘米,长59.6厘米。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颜真卿收复常山郡,命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头颅,挥泪写下《祭侄文稿》一文,23行,每行11、12字不等,共234字。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个起草文稿,上面有大量删改、涂抹之处,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媲美。



--- 《快雪时晴帖》 ---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宽23厘米,长14.8厘米。《快雪时晴帖》是一件行楷书短简,内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问候。从用笔来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优美的姿态之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韵。此帖一般认为是唐代精摹本。

《中秋帖》《伯远帖》和《快雪时晴帖》被乾隆帝统称为“三希”,意为“希世珍宝”。现存一般认为是唐代精摹本。乾隆皇帝将其封为“三希堂”第一珍品,共亲自御笔题识71则,晚年因视力不佳,改由董诰代笔三则,可见乾隆皇帝对此帖之热爱。



--- 《寒食帖》 ---

《寒食帖》,全名《黄州寒食诗帖》,是北宋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的行书代表作,左侧有黄庭坚跋文,被誉为“苏书第一”,二十世纪末更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命低谷时期,是其苦难人生的见证,亦是其艺术巅峰的标志。黄庭坚评价:“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 《溪山行旅图》 ---

宋代范宽绘《溪山行旅图》轴,宽206.3厘米,长103.3厘米。

范宽,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此图是唯一传世名迹。 《溪山行旅图》构图简洁,巨大山体迎面而立,山路间,一列微小的行旅迤逦而行,更显得山势巍峨雄壮。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延伸阅读: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思迪爱逛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